> 文章列表 > “中和无与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中和无与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中和无与拟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中和无与拟”出自宋代魏了翁的《临江仙(杜安人生日)》。

“中和无与拟”全诗

《临江仙(杜安人生日)》

宋代 魏了翁

七夕长留河汉女,重阳又属骚人。

只余八八号佳辰。

中和无与拟,_作一家春。

俗事萦人何日了,随缘女嫁男婚。

却将不系自由身。

闲中书日月,随处弄儿孙。

《临江仙(杜安人生日)》魏了翁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临江仙(杜安人生日)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临江仙(杜安人生日)

七夕长留河汉女,

重阳又属骚人。

只余八八号佳辰,

中和无与拟,

_作一家春。

俗事萦人何日了,

随缘女嫁男婚。

却将不系自由身,

闲中书日月,

随处弄儿孙。

译文:

七夕时,长留在河汉(银河)的女子,

重阳节又属于骚人(指有文学才华的人)。

只剩下八八这个美好的日子,

中和无法与之比拟,

_创造了一片家庭的春景。

尘世的烦恼何时能够解脱,

顺其自然地嫁给男子。

却将自己的身份解脱出来,

在闲暇时读书看月亮,

在随处游玩中享受孩子孙子的欢乐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以魏了翁自己的生日为背景,表达了对自由、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诗的开头提到了七夕和重阳节,这是中国传统的两个重要节日,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。通过描绘这两个节日,诗中暗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。

诗中出现了“八八号佳辰”,这一数字意味着一个美好的日子,暗示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。而“中和无与拟”则表达了美好时光的难以比拟,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
诗的第二部分,则表达了对传统社会规范和束缚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愿望。诗中提到“俗事萦人何日了”,抱怨尘世的烦恼何时能够解脱,而“随缘女嫁男婚”则表达了顺其自然地嫁给男子的态度。然而,作者并不满足于此,他要“却将不系自由身”,追求自己的自由和解脱。最后两句“闲中书日月,随处弄儿孙”则表达了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,享受读书、观赏自然和陪伴子孙的幸福。

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对传统社会规范和束缚的反思。诗中运用了七夕和重阳节的意象,以及描绘了美好的日子、自由身份和家庭欢乐的场景,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考。